Blog Archive

Zaixin Hong

                   一代学人的终极关怀

        --悼念高居翰教授(图1

                         

                           洪再新

 

今天是元宵节,又是情人节。下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术馆和太平洋电影文献库的白珠丽(Julia White)主任发来唁讯,高居翰(James Cahill)教授因病不治,于今晨去世,享年87岁。很快,各国的同行间,互相传递电邮,讲述各自关于这位前辈的感人故事,表达深切的哀思。这是继去年928日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教授、1229日业师王伯敏教授过世后,中国艺术史学界的又一巨星陨落。我曾先后在《南方都市报》(2014128日)、《新美术》(2014年第1期)发表回忆文字,感念他们的教诲。而对高居翰教授的学术,我从1980年代开始进行译介,随时请益,启迪尤深,并和范景中、曹意强教授为《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一起写过序、跋、评介(刊于《新美术》2011年第2期)。从2011年到今天,又有许多和高先生相关的学术活动,值得称道和思念! 特别是去年813日参加了高先生87岁庆寿活动后,又两次拜望这位重病之中的长辈,感触至深,不能不记录在此,以表明一代学术人物,如何回归其终极关怀,走完敬业的人生!

开拓新的学术空间,这是高居翰教授毕生追求的。美国亚洲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20113月底在夏威夷召开年会,我应高先生的要求,参加了关于他网络讲座系列《溪山清远--中国早期绘画》的工作坊(图2)。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于通史教学的经典范例,和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维斯理学院等国际一流学院的免费网络经典课程同一思路,作为伯克利中国研究中心网站的品牌。我在发言中作了一个对比,说明网络时代为美术史学人提出的挑战和给予的机遇:1992年,在高居翰教授的明代董其昌研讨班上,我是大陆唯一的访问学人,有幸坐在他的课堂里,一睹学术大师的思想风采(图3);谁曾想象得到,20年后,世界任何地方任何对中国绘画史有兴趣者,都可以上网无偿选读高居翰教授的演讲! 尽管荣休多年,但高先生对本学科的贡献,依然是开风气之先,举世无双!

在技术的层面之上,高先生回归到更重要的一个命题,那就是通史的观念,在今天以专题、个案为时尚的学术圈内,更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中央美术学院的黄小峰教授曾就高先生的绘画史观,发表了很好的意见。随着我们对每一个时段和专题的认识的刷新,通史观念的重建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高先生晚年的专题研究,也在颠覆他过往对后期中国画史的宏大叙述。

原来,2011年高先生最新的英文专著《致用与娱情的图像: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经过多年的推敲,终于问世,引起学界诸多的争议。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如何运用视觉图像,看待文人艺术之外的市井艺术?其中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在于明清小说的流行与实用性图绘之间的关联,以往只注意插图木刻版画,而对城市作坊画家的作品,往往忽略不计。高先生从大量传世的市井图像中,发掘出“世俗绘画”这一类型,和乔迅 (Jonathan Hay)教授从明清便携式玩物器用的研究,异曲同工,发前人之所未发,别开生面。我给《牛津艺术杂志》撰写的书评《展示明清时期艺术消费的多重空间》(中译本刊于《美术学报》2013年第2期),指出高先生的学术胆识和勇气,和较他年轻一代的学者同样令人敬佩,敢于以今日之我和昨日之我决裂。因为高先生在1950年代是美国和西方较早提倡元代文人画理论和实践的代表人物,而到1990年代后,他看到了文人收藏所摒弃的那些“另类”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其成果非常惊人,如对“美人画”的深入研究,成就了他和白珠丽去年9月在伯克利美术馆合作的《红妆丽影:中国清代美人图》项目,不但是海内外这一专题的首次重要展览,出版了精美的图录,而且还在11月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向高居翰教授致敬(参看陈芳芳女士在台北《典藏·读天下》杂志2014年第2期的详细报道),其意义不言而喻。

高先生的晚年,  除了个人著述,还与中国的年轻学者合作,如《不朽的林泉: 中国古代园林绘画》一书,就是和黄晓、刘珊珊两位建筑史专家一同完成的,由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在三联书店编辑杨乐女士的支持下,高先生非常高兴地看到他的主要著作都收入了三联书店出版的“高居翰书系”,包括我和高士明、高昕丹合译的《诗之旅:中国和日本的诗意绘画》(2012)等。他高兴的理由是书的开本适中,便于携带,有比原著更多的彩色图版,而且书价便宜,使更多的读者能够购买阅读,一句话,就是能满足读者的求知需要。

这种“学术为公”的理念和实践,集中地汇聚于高居翰教授的个人网站(http://www.jamescahill.info)。我曾在《南方都市报》(20091122日)发表的“谈高居翰的学术和为人”一文中,具体谈到这一点,而他晚年孜孜不倦地努力,就是以网络这个公开的平台,向世人分享他一生学术耕耘的果实。他丰富异常的经历和超乎常人的精力,都无私地奉献给社会和学界。在和高昕丹教授一同编辑出版了《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后,范景中教授提出在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建立和“贡布里希纪念图书室”并立的“高居翰纪念图书室”,引起了高先生的一系列思考和设想。201210月,我参加完杭州的一次学术会议返回美国前,在上海浦东机场和范教授通报相关的进展。很快,到2013年春,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张坚教授应邀携同范白丁、曾四凯两位博士,赴美住在伯克利高先生家中,在数周内,将他常用的两千多册专业图书,打包托运,寄往杭州。等到我夏天从杭州母校讲学返美后不久,所有的图书,已顺利抵达南山路218号。基于高先生的整体设想,他建议在两个纪念图书室的基础上,成立“视觉研究中心”,把图像的重要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中还包括了捐赠他多年拍摄的中国画幻灯图片的数码图像库。在整个过程中,高先生最关心的,就是让中国绘画研究的视觉性和世界性,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位大学者,在其职业生涯中,体现的不只是个人的魅力,而是一个时代的风采。我1992年作为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伯克利度过了改变我一生的半年研修时间。到伯克利后,高先生在一家中餐馆为我接风,餐后他的幸运果签条写着--“祝您有新的著述”。高先生让我看过,一笑,说他常得到同样的幸运果签。到了晚年,他在电邮中又和我谈及敬业精神(professionalism)的重要性,认为这对我们的一生,举足轻重。他是这方面身体力行的模范。1999年我在美国高校申请教职,高先生慨允为我写推荐函。其中有一个学校,当时他的家人也在申请,高先生完全可以不写,但他还是一视同仁,让我得到去那个学校面试的机会。每念及此事,更让我由衷敬佩高先生的公心,这决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在和高先生接触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很让我回味再三。那是2010813日,我和内人开车去温哥华的一家中餐馆,参加一个小型聚会,为高先生庆寿。他的讲话,表达了他如何感恩其充实人生的态度,那就是帮助他人。散席时,我在门口看到他持着手杖,行走略有不便,考虑到他曾作过心脏手术,就问了一下他的身体近况。他挥挥手,很淡然地回答,“这个不要紧”,意思是不要再问了。我颇纳闷:身体不要紧,那什么要紧呢?

我曾问过高先生对宗教的态度,他电邮回来,说他没有宗教的情绪。这使我想到大学时期的恩师黄时鉴教授的一句话,“我们没有宗教,那就信一个学术教吧!”黄先生也是去年4月驾鹤西归,但他的敬业精神,和高先生并无二致。2013年的元旦,是别样的一天。内人去拉美远游学习西班牙语,留我一人在家过年。高先生也给照顾他的两位护理放了年假,孑然一身,从除夕晚9点到元旦晚12点,我们互相通电邮,没有几句讲个人的事情,而是围绕着高先生一直在思考的中国画学的话题,仿佛像两个小年轻在网上流连。这是一次非常奇特的感受,让我体验到一个智者的孤独年景,同时也分享他孩童般的美好憧憬。

这种奇特感受,在去年81314日,和1110日,一次比一次强烈,深深地打动着我,因为每一次,我看到的都是一位大师更清晰的终极关怀。就在他的赠书从伯克利送往杭州后不久,高先生被查出身患晚期癌症。等到放疗后,他的学生白珠丽和他女儿莎拉·卡西尔(Sarah Cahill, 一位卓越的钢琴家)筹划为老人办一个生日庆典。813日,我从西雅图飞往旧金山,前去参加聚会。高先生很高兴,情绪非常高。只见他躺在床上,卧室内开着电视,床上放着当日的《纽约时报》,几本非美术史专业的书籍,兴趣范围比我们健康人还要广,身旁还有一个录音机,随时记录下他的写作灵感。那天来宾近30人,如他的老同事,著名的印度佛教艺术史学家乔安娜威廉姆斯(Joanna Williams,  还有高先生的众多高足弟子,最远的有来自北京清华大学----高先生的两位合作者。大家一一前来卧房问候,并和老人合影留念(4)。高先生和他们叙谈的不仅是往昔的美好记忆,而且有刚刚读到的伯克利校史上的政治议题,好像根本没有生病一样。兴奋之下,他坐上轮椅,到厨房客厅和大家一起,发表感言。其内容和温哥华聚会一样,表达了他对充实人生的感恩,其谦逊诚挚之心,打动着众人。等生日颂歌唱罢,蜡烛吹熄,蛋糕用毕,高先生又重新躺下。我向他告辞,说我明天再来。显然,这次聚会,令老人非常喜悦。他说,“这是历史,看来我还要再多活几年”。第二天,我去美术馆,白主任把高先生建立起来的中国画藏品拿出不少,从蓝瑛、曾鲸到美术馆近期购藏的市井美人,一起讨论,有些细节不清楚,准备下午去看高先生时请教。等我们到了高家,才知道他下午和医生有约,所以我单独和他坐了一会,询问刚才碰到的问题。他回忆其中一些细节,宛如昨天才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这就是一个敬业者的一种示范。很快,我们帮着把坐在轮椅上的老人送上面包车,驶往医院,我也乘地铁去机场回家。

晚上,白主任电邮通报,高先生因放疗后遗问题必须住院观察。这使我们稍感放松的心情,又遽然收紧。后来出院,老人等到了《红妆丽影》展览开幕,也获知了特别敬献给他的学术研讨会。就在119日,我去湾区南海画廊办一个学术演讲,正好能顺道去看望老人。10日晚上7时许,我敲门进去,由护理带到老人的卧房。他马上让我坐下,非常高兴。他声音洪亮,思路敏捷,指着病躯,苦苦一笑,说那使他很难下床再坐到电脑前工作。他只能先录音,让助手整理打印,他再编辑打印稿,笔耕不辍。我将刚重印的《中国美术史》大学教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增订本),签好名赠送给高先生。老人情绪不错,说等我走了他会再看。我则坚持请他读了我的献词,让他知道该书索引479页“高居翰”项下有11条,反映出我受益于先生的教诲,在跨语境的学术范畴中,展开视觉命题取得的进展。读罢,老人马上讲到他还想完成的工作。

去年1213日,我在广州开完会,回到杭州,收到高先生给我的最后一封电邮,他希望我去他那里,再讨论关于给中国美术学院一批中国画幻灯片的数码处理问题。今年16日,高先生病情恶化,在家进入临终护理阶段。但他的精神仍然很好,欢迎大家去探望,聊谈。

春节前,中国美院图书馆长张坚兄电邮高先生,告知他的网络视频讲座《溪山清远》已正式上传至该馆的网站(访问者可点击http://61.130.6.245/Lecture/ 或进入图书馆网址http://lib.caa.edu.cn/,然后点击自建特色资源栏目下的高居翰讲座视频即可),以飨国内爱好和研究中国绘画的广大读者。我想高先生知道后肯定会感到很宽慰的。行文将毕,范景中教授发来微信,寄托哀思:“先生驾鹤,无沈疴病榻之痛,又享高年,按中土风俗,亦是喜归。况著述宏富,四海扬芬,数万人中亦难擢一也。话虽如此,只为达观,实悲从心来,殊难为怀,不胜感慨。”

高居翰教授的晚年,就像康德,在病魔、死亡面前,依旧闪烁着一种真正的人文精神,永远为世人所敬仰。

 

                                                         2014年元宵夜于美西普吉海岸

 

 

1.  高居翰教授像 (两张选一)

2.  高居翰教授20113月在夏威夷亚洲年会上发言,沈揆一摄影

3.  1992年春高居翰教授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董其昌研讨班上, 左侧为洪再新

4.  2013813日高居翰教授87岁生日庆祝晚会留影,  黄晓摄影

 

Latest Work

  • Conclusion Conclusion
    VI Conclusion It is time to draw back and look, if not at the whole Hyakusen, at as much of him as we have managed to illuminate in this study. Dark areas remain, and doubtless many distortions, but...
    Read More...

Latest Blog Posts

  • Bedridden Blog
    Bedridden Blog   I am now pretty much confined to bed, and have to recognize this as my future.  It is difficult even to get me out of bed, as happened this morning when they needed to...
    Read More...